大国工匠 产业教授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四 江苏省产业教授进校园 解码数控技术前沿与行业新篇

发布日期:2025-11-03    浏览次数:

  为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助力学子精准把握数控技术发展脉搏与行业就业趋势,近日,智能制造学院制造系特邀江苏省产业教授、无锡威孚资深专家吴楚高级工程师一行莅临校园,开展“数控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沿应用”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学院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师生共计100余人现场聆听,沉浸式感受工业技术革新的魅力活动由精密制造系主任陈成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吴楚教授以“从‘制造’到‘智造’的数控进化之路”为切入点,结合威孚集团智能制造最新前沿技术视频,围绕自身20余年深耕数控加工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数控技术从传统手工编程到计算机辅助编程(CAM)、从单机自动化到柔性制造单元(FMC)的发展脉络。他指出,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支撑,已从单纯的 “加工工具” 升级为 “智能生产系统的中枢神经”,其精度、效率与智能化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在行业前沿技术分享环节,吴楚教授重点解读了三大核心趋势:一是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在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高端制造领域的优势,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复杂曲面零件的高精度加工解决方案;二是数控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讲解了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如何实现数控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与生产流程优化,让 “黑灯工厂” 从概念走向现实;三是智能传感与自适应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强调视觉识别、力反馈等技术在工件定位、刀具磨损监测中的应用,如何推动数控加工从 “程序化” 向“智能化”跨越。

针对学生关心的行业需求与职业发展,吴楚教授结合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分析了数控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他强调,新时代数控人才不仅要精通编程操作、设备调试等基础技能,更要具备跨学科思维,掌握数控编程、PLC 控制、数据处理、机器人协同等复合技能,才能适配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岗位需求。讲座现场,吴楚教授详细解读“五轴加工与三轴加工的学习优先级”“工业软件国产化趋势下的技能储备”等问题,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现状给出了针对性的学习建议与职业规划指导。

“这场讲座让我对数控技术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课本,真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力量。” 数控技术专业2024学生徐培铭表示,通过产业教授分享的行业案例,学生明确了后续要加强数控自动编程工业软件应用和智能化技术学习的方向。新教师李佳红博士则认为,产业教授带来的前沿实践经验,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此次江苏省产业教授进校园活动,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产业专家与师生的沟通桥梁,既为学生普及了数控行业前沿知识、拓宽了职业视野,也为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训教学升级提供了宝贵参考。未来,学院将持续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进校园、上讲台,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